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园地 > 思想理论

接轨上海专家谈(九):新形势下南通接轨上海的途径思考

发布时间: 2017-04-07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陈长江

 

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南通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努力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的“北大门”,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2003年以来,南通在对接上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机制与平台,与上海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生态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互动与对接,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南通在交通对接上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框架和前景,“十三五”期间,南通有诸多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和贯通,如:崇海大桥、沪崇启铁路、沪通铁路、苏嘉城际铁路等,另外,随着南通火车西站、南通机场改扩建、南通地铁开建以及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南通将建成长三角北翼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南通对接上海面临新基础、新挑战、新机遇。

李强书记指出,南通要重点做好制造业、城市和人才这三项重点工作,共同发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潜力、活力、魅力,这为南通接轨上海、融入上海指明了路径。

首先,从城市来看,南通过去提出的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目标,应该说进展不快,目前看最大的难题在城市。南通中心城市首位度低,主要体现为中心城区面积小、人口少、经济占比低。首位度不高导致了南通服务业集聚效益相对较低,人口吸引力不强。尽管各种交通枢纽和过江大通道的日益通畅,但是如果城市首位度低,南通有可能会变成“过路财神”、“灯下黑”。南通中心城市首位度的主要原因是南通在工业化过程中并没有同步提升中心城市的经济聚焦和人口聚焦。或者说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南通产业的分散化导致了人口的分散化,从而使得南通中心城市首位度难以提升。南通的特点是民营企业比重高,中小民营企业众多且分布分散,这就导致了南通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产业集中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农民身份转换大大落后于职业转换。

中心城区

常住人口(万)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2015年GDP(亿元)

南通

113.46

349

1270

扬州

141.57

975

1770

镇江

120.03

869

1457

常州(不含武进)

194.75

796

2179.51

其次,南通接轨上海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在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通过接轨上海实现南通制造业的创新升级是当务之急,当前抓手是建设创新之都和中央创新区。南通构建的创新之都,一定是要从产业出发并落脚于产业,而不是从科技出发,这一点与上海不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是基于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的科技创新。上海和南通形成了差异化的定位。双方创新对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以大项目带动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技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工程项目合作,在工程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联盟,能够解决产业基础性、关键性以及共性技术创新问题,并通过技术创新传导效应促进大项目的战略性整合。从市场运行与交易成本角度看,上海和南通建立科技创新联盟,作为中间组织通过发挥市场制度和企业制度优势,弥补两者之短,减少交易成本,纠正市场缺陷,将获得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从基础科技资源整合角度看,科技联盟通过提供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条件,促进科技联盟各成员知识吸收、转移、重构及应用,将促进联盟知识体系的形成。南通是产业和制造业集聚地,上海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集中地区,通过基础科技资源的整合,可以获得互补和先导的效应。 

第三,从人才角度来看。通常谈的人才,就会说南通考上大学学生回通就业占比低这一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是中国所有三四线城市的普遍现象,没有例外。但是南通若要实现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目标,则必须要以接轨上海为契机形成人才的集散地。随着向南、向上海通道的全面贯通,南通已经成为交通枢纽城市,但是要成为经济中心城市,关键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和扩散作用,这样才能不当过路财神和灯下黑。要发挥要素集聚和扩散效应,首先是要能够集聚和扩散人才和人力资本要素。近年来我们谈到人才,总认是高精尖的领军人才,但是高精尖人才有多少呢?首先要改变观念,只要是大专以上都可以看作人才,深圳对大专生、技能工人都制定了优惠的落户制度,所以人才吸引力非常强。其次是制度,南通的户籍制度,筑起的还很高,距离包容、平等的开放性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这些都是城市吸引力的障碍;其次是产业,南通的产业布局过度分散化是南通人才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缺乏集聚效应的重要原因,由于产业布局点散面广,各种企业家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就很难有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或者说集聚和扩散效应就不是太大。第三是公共服务,按南通的城市共公共服务体系还过小,软硬件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远不能满足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包括城市医疗体系、公共交通体系、住房保障体系,这些都是构成了城市包容性、开放性的重要要素。

(作者系南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


版权所有 南通市信息中心 2003-2007© 苏ICP备050035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