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群英镑 > 行业先锋

英雄本色不变的人民警察

发布时间: 2014-09-25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尤建华,男,1963年6月生,汉族,江苏如皋人,1981年10月入伍,1999年10月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南通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六大队老尤查报站站长(三级警长)。他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部队期间先后荣立7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其事迹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照片同黄继光、邱少云一道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99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14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英雄本色,淡泊名利、居功不傲,坚守查报站,既管交通、又管治安,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亲民爱民、无私奉献,赢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爱民标兵”、“江苏省首届十大爱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0年6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发出向尤建华同志学习的决定,2011年4月全国总工会授予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6月江苏省委授予其“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尤建华同志常说,“活着,就是幸福,就要奉献”。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姿态,最终倒在了挚爱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庄严诺言。

  忠诚于党,无私奉献

  1981年12月,18岁的尤建华光荣入伍到“济南第一团”。新兵集训期间,勤于动脑、甘于吃苦的尤建华很快脱颖而出,在全军工兵专业14门科目考核大比武中夺得第一名。在军教导队任工兵教员的4年间,尤建华更是异常认真。为了培养自己胆大、心细、手巧、反应灵敏的良好素质,尤建华在排雷训练中将10多根50厘米的探雷针最后磨得只剩下10厘米。蒙上眼睛,他就能探摸辨别出20多个国家的地雷。

  1987年4月,尤建华随部队担负起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当时老山又被称为“雷山”。尤建华所在的工兵排,担负为部队排雷、开辟通路的任务。作为排长,每次执行任务时,尤建华都是坚持“第一条路先走,第一颗雷先排,危险时刻自己先上”。“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从1987年4月至1988年4月的一年里,尤建华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地雷1100多颗,破障开路2800多米,27次执行设障任务,多次把战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1988年4月,部队奉命后撤时,他被敌方的炮弹炸埋在地道里。同行的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家里父母也为他立了牌位。然而,3天后,清理战场的战友们发现,弹坑中的尤建华虽然头部受伤,居然睁开了眼睛。他活过来了。获悉尤建华的英勇事迹后,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亲切接见了他,称他为“老山雷博士”。从此,这一称呼享誉军内。 1988年5月,尤建华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本色不变

  1999年,尤建华脱下戎装,转业回到南通。消息传开,许多老首长、老同学纷纷帮他想办法,希望把他安排到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单位。但尤建华服从组织安排,悄悄收起军功章,到南通市公安局当了一名普通交巡警。“你是共和国的英雄,转业时为什么不挑个轻松的工作?”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尤建华只是淡淡一笑:“在部队我是个排雷的工兵,回地方后,我还要做打击犯罪的卫兵,挖掉一个个危害人民的地雷”。

  尤建华工作的教育路治安查报站在城郊结合部,主要任务是对进出城区的过往车辆进行监控盘查。尤建华上任后不畏艰难,从头学起,从夯实查报站基础工作做起,苦练查车破案基本功,先后摸索出了“一看、二查、三问、四追”的工作方法,并在全支队推广。他还创造性地在查报站周边小商店、摩托车修理行和过往的大客车、出租车驾乘人员中发展治安信息员,把自己的眼睛变成“千里眼”,准确收集各类治安信息。

  2012年1月14日,“老尤查报站”抓获的一名逃犯受到媒体强烈关注:南通人吴某在杭州余杭区搞装潢多年,其创办的室内装潢公司在浙江也小有名气,但其拖欠工人们40余万的工资迟迟不给。接到杭州警方协查通报之后,尤建华和同事密切研判吴某所驾车辆行驶轨迹和身份证登记信息,仅用1天就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嫌疑人吴某抓获归案,吴某也成为南通警方抓获的第一个欠薪老板。

  2006年1月7日下午,根据信息员反映,尤建华率领辅警在一租赁房内,一举捣毁南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处制售假证窝点,当场擒获涉嫌制售假证的湖南籍犯罪嫌疑人彭某,缴获各类假证(章)数千件。

  从警14年来,尤建华协破案件45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98名,多次被评为全市交巡警系统“查控能手”和“纠违能手”。

  亲民爱民,乐于助人

  2012年春节前,尤建华收到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中心小学六(4)班黄梦飞小朋友的感谢信:“尤爸爸,很感谢你给我捐献的钱,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你的。”黄梦飞小朋友至今不知,这位“尤叔叔”不仅是当年名震老山的排雷英雄,更是群众投票投出来的首届“江苏省十大爱民警察”。

  尤建华先后在3个查报站工作,作为一名常年在卡口执勤的交巡警,被熟识的人亲切地称为“老尤”。每当遇有过路的外地司机走错方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路,有时还会画一张草图给司机;每到夏天,他就在查报站准备一个保温桶,让过往的老百姓可以喝上一碗茶叶水,解解渴;为了方便群众,他买来打气筒,闲下来就给老百姓充车气、补车胎;为了查报站附近的居民出行方便,他自己掏钱,帮助修建了2条水泥路……据不完全统计,他已为过往驾驶员和周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0多起。

  在通沙汽渡查报站工作期间,一名外地女青年因恋爱受挫,上船之后突然跳下船舷,向江里走去。尤建华迅速拨开人群,跳入冰冷的江中,把女青年拽了上来。为防止女青年再次想不开,他把女青年带到查报站,以自己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经历劝告女青年要珍惜生命,引导其放弃轻生的念头。

  2005年春节,查报站附近的三里墩村200多户村民拆迁物资、电线、车辆被盗的案件陡然上升,群众一时反映强烈。尤建华主动带领查报站的民警、保安,放弃休息,连续5夜巡逻伏击,先后抓获10多名盗、抢犯罪嫌疑人,使周围百姓又回归平静安宁。“老尤为我们做的好事实在是太多了。”三里墩村三组组长冯瑞宝谈及老尤,难掩内心激动。2008年春节之后,南通遭遇了50年罕见的大雪。一天,准备出门扫雪的冯瑞宝起了个大早。然而走出家门的他,却惊讶地发现村中主干道、老百姓家门口的积雪全都没有了。他看见了不远处正在奋力铲雪的老尤,脸上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雪水。

  葛锦银是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战士,老葛去世后,年近九旬的老伴葛莲英与患有智障的儿子葛门闩相依为命。看着家徒四壁的葛家,老尤默默地离开了。没几天,尤建华就送来了油、米、水果以及1000元现金。此后逢年过节,尤建华总会上门慰问。在尤建华的帮助下,葛门闩家也盖起了新房。

  2009年10月,应广大群众要求,南通市公安局将尤建华工作的教育路查报站命名为“老尤查报站”。

  淡泊名利、光明磊落

  自从走上交巡警岗位,尤建华就给自己定下三条规矩:不向组织伸手要官,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用职权谋取私利。

  一天晚上,一名东台籍的驾驶员因违章被他扣了证,晚上拎着好酒好烟到他家。尤建华坚决拒收礼品,同时耐心细致地讲清违章的危害性和应该接收处罚的依据,说得违章者心服口服。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他身上举不胜举。

  尤建华的家很简单。90平方米的房子内,两个装衣服的大箱子,还是从老山前线带回来的。刚回来那几年,他一直租房子住,三天两头要搬家。那么艰难,尤建华从来没向组织反映过。尤建华的妻子1999年被安置在南通市第二化工厂。由于效益不好,人被长期“借”给另一家化工厂当“临时工”使用,月收入就千把块。有人给尤建华出主意:“你为什么不帮老婆找个好点的工作?你是英雄,找政府一定管用。”然而直到今天,尤建华也没有为此找过任何人。

  对家人“薄情”,可对那些牺牲战友的家人,尤建华却倾注了满腔关爱。在南通,与尤建华一起参军入伍的战友中有19位长眠在了老山。每逢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他都要到这些战友家中看望慰问 ,在战友遗像前点根烟、敬杯酒、磕个头。有牺牲战友的父母经济困难,他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点来接济他们。这对本身就不富裕的他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交巡警岗位上工作了14年,尤建华当的“最大的官”就是一个副科职的查报站站长,有人提醒他:“以你的经历,升个官或换个岗位很容易!”老尤却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与长眠老山的战友相比,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能够活着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

版权所有 南通市信息中心 2003-2007? 苏ICP备05003523号